道逸月饼教你雨季如何吃
雨水,一般是从2月18日或19日。从此开
始,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来的暖风展开拉锯战,
常有寒潮汹汹,正所谓“春寒料峭”。
雨水时节,要捂下不梧上,想法给下半身补
充阳气。
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问黄粱”
雨水时节,小心春寒料洒肖
雨水节气一般是从2月1$日或19日开始。这个节气属于“中
气”,长度是15天。雨水的“雨”字,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动词,是
“下雨”的意思。“雨”水,就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,天上下的不是
雪,而是水(雨水)了。
北方人都知道,下雪不冷化雪冷。为什么?雪融化时会吸收热
量。雨水节气,冰雪消融,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来的暖风展开拉锯
战,常常会有寒潮,这就是人们所形容的“春寒料峭”。
“春捂,,应该“捂下不捂上”
这个时节要谨记老人们“春捂秋冻”的叮嘱。“春捂”应该怎么
捂法呢?我给总结了五个字:“捂下不捂上”。
二月下旬气温时高时低,当晴天升温时,还穿个厚棉袄捂出一身
汗是不合时宜的,觉得热了可以脱掉外套,但是下半身不着急减,因
为这时土地还没有晒热二
“春寒料峭”时,要请韭菜给“下半身”增加阳气
为了防御地气的寒凉,此时我们可以吃一样专门温暖下半身,能
够给人体下焦的肾系统增加阳气的蔬菜—韭菜。
在民间,韭菜有一个别名叫壮阳草,因为它可以补肾阳。这个肾
阳让很多人误解了,把它的作用理解为仅仅针对生殖功能方面,这个
范围就太窄了。甚至有人由此产生了小孩能不能吃韭菜的疑虑,更是
一场误会。
其实肾阳是我们全身阳气的源头,男女老少都需要,因此韭菜不
仅仅是男性独享的,而是对全家人都有好处。韭菜又补肾阳又能通气
血,属于蔬菜中的“补药”。
什么时候吃韭菜最补呢?就是在初春的时候。因为韭菜是宿根植
物,可以长很多年二冬天营养回流根部,在北方的冻土里深埋一冬,一
开春就顶着残雪长出苗来。头一茬韭菜在越冬时得到了地气的充分滋
养,初春时又最早接受到天气的温煦,所以特别补人,还不容易上火。
古人把韭菜称为‘.百菜之王”,特别强调“春三月食之,苛疾不
昌,筋骨益强”,认为春天多吃韭菜,使人百病不生,筋骨强健,还
可以祛除面部的皱纹,使人心情开朗,目光炯炯有神。
在南北朝时期,有一位名士叫周额( yang)二《南齐书》专门为
他立传,说他“音辞辩丽,出言不穷,宫商朱紫,发口成句,泛涉百
家,长于佛理”。这位博学多才的先生身居高位,却清心寡欲,住在
山中,整天吃蔬菜二有一次,太子问他:“菜食何味最佳?”他毫不犹
豫地回答:“春初早韭,秋末晚移 n”就是说初春的第一茬韭菜,晚秋
最后收获的自菜是最好吃的菜。这句对答一时传为佳话,引得后世的
文人雅士纷纷效仿;
周顺真是懂得欣赏蔬菜之味的人。早春的韭菜不仅补人,还特别
鲜嫩。夏天长的韭菜就不值钱了二“夏韭臭死狗”,味道既不好,还特
别热性,热毒重,所以会吃菜的人是不吃夏韭的。而讲究养生的人,
过了清明以后吃韭菜就很慎重了。
杜甫的诗《赠卫八处士》里有一句名句: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
粱”;这首诗写他登门寻访二十年不见的老友,老友设家宴款待。烛
光中,两个经历战乱,鬓发早白的中年人举杯痛饮,感慨着难得的相
聚时光。一盘碧绿的春韭,配着黄白相间的黄粱米饭,隔了千年读起
来依然感觉唇齿生香。